发布日期:2022-07-03
国内电信运营行业的内卷是出了名的惨烈
最典型的就是5G商用前那一波你死我活的价格战
不计成本的相互攻击利润区
而日常自上而下各个层级之间的相互攻击更是花样百出、层出不穷
从校园营销的肉搏战、到携号转网乱象,到最近宽带市场的大混战
这些年来,运营商企业之间的相互拆台、相互攻击从来没有停止过
可谓是内卷到了极致
而内卷的苦果也只能自己默默咽下

苦果1:利润率低下
三大运营商除中国移动外,电信、联通的利润率都极其低
谁能想象一家不用买牌照、不用买频谱、且处于垄断地位的运营商的利润率会如此之低
不要以为他们是故意给用户让利了
不,他们做梦都想提高利润率
但就是运营水平太差,只会低价竞争的结果
利润率低有什么影响?
往大了说,利润率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空间,比如移动能敞开了建网,而电信联通只能紧紧巴巴、抠抠搜搜的
往小了说,利润率影响了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收入,利润率是国资委考核的重要指标,而考核结果是影响薪酬总盘子的
所以,为什么都是干一样的活儿,移动员工的收入就是比电信联通要高呢?
因为他们的贡献更大啊!

苦果2:管理成本极高
低质竞争其实说白了就是人肉竞争
靠人去摆摊、扫街、扫楼,来获得增长
背后还有极其复杂的营销案和支撑体系
这都极其耗费管理成本
这几年员工薪酬已经成为三大运营商主要的支出项了
但事实上,从海外运营商的经验上看,运营商其实并不需要如此大的员工规模
通过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,运营商可以以更少的人力资源获得更高的运营效率
但为什么国内运营商偏偏就死守着过去的运营模式不肯改变呢?
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不光是自己的发展,自己发展好是不够的,还要阻击友商的发展
毕竟我发展好,你也发展好,那是行业环境使然,无法体现我的独特能力和特殊价值
只有我这边风景独好,才能凸显我的能力
所以,为什么各个省市有那么多纷繁复杂、千奇百怪的营销案,就是为了攻击对手和应对攻击的!
运营商在这上面耗非的时间精力和管理成本是个天文数字!

苦果3:无法停止的建网投入
近十年来,运营商企业的网络建设压力极其大
更关键的是,这是一种非理性、脱离市场的压力
3G花了几千亿,基本没用两年就上赶着建4G了
4G花了几万亿刚进入成熟期,又上赶着建5G
5G砸进去几千亿了,在收入报表上丝毫体现不出价值
为什么总是“上赶着”建网呢?
最大的原因还是非理性的竞争
中国移动在2G上吃到建网的甜头,把联通打得够呛
到3G,联通拿到好牌照,建了一张好3G网,把移动打得抱头乱窜
到了4G,中国移动先发制人,把电信、联通压制得死死的
到了5G,电信联通眼看打不过了,于是抱团取暖,共同抗敌
三家运营商都充分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,网络为王的意识根深蒂固
只要有一家先行建网,另外两家砸锅卖铁都要跟上
但这过程中,有多少网络资源是被白白浪费掉的?
3G那些网络设备生命周期短的惊人
还是中国移动建过一张WLAN网络打算用来分流的,如今安在?
三大运营商同为国资委管辖的中央企业
为什么连这种最基本的行业默契都难以形成呢?
这很难吗?
还是畸形的竞争理念、畸形的绩效观在作怪!

苦果4:创新乏力、转型困难
这些年,运营商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同业竞争上
在业务模式创新、产品能力建设等方面是完全空白的
所以到了后来,天天喊着要转型、要改革
但怎么转?怎么改?
就跟一个瘸腿的残疾人,过去坐在轮椅上溜得飞快
但现在让他下地走两步
他能走吗?
对电信运营商大大小小的管理者来说,
简单地通过通信产业规模效应从大众市场获益,远远比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新型数字生态要容易得多
我凭啥要费劲去搞什么创新?
有这功夫我多去卖两张卡不好吗?
运营商企业终将困死在号卡上!
完全不管新的敌人已经在城墙上了!
如今,三大运营商转战政企市场了,但竞争的模式如出一辙
天天就是走客情关系,走项目外包,而另一边则是不停的投诉、质疑
整个行业给人的感觉完全处于无序、低质竞争
行业无休止的内卷使得运营商价值在资本市场严重低估
同时,运营商基层一线员工苦不堪言;
甚至,低层次竞争也传导到设备商市场的唯价格集采、恶性竞争,伤害通信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生态
三大运营商啊,别再无休止的内卷了
人活着,发自己的光就好了,不必非要吹灭别人的灯!